宋代人生活追求的是唯美,生活簡單但是不能缺少雅致,連插花的瓷器都是宋代五大名窯的瓷器,從北宋到南宋宋代人沒有改變對生活美好的追求,插花瓷器以簡約唯美為主,器型從北宋膽式瓶,到南宋的圓腹膽式盤口小口瓶,器型在改變,但是瓷器的精美不曾改變,審美在變化中追求完美。
宋人四大雅事樣子收藏網就就不在這里贅述了,從古人詩句和古代字畫中都能看到,我們就說說宋代人插花用的瓷器,汝窯、官窯、定窯、哥窯、鈞窯瓷器都有,而且隨便一件瓷器都看著美,無論從釉色和器型都是做到了極致。
北宋人插花用的瓷器-膽式瓶
南宋詩人楊萬里《昌英知縣叔作歲坐上,賦瓶里梅花,時坐上九》“膽樣銀瓶玉樣梅,北枝折得未全開。為冷落寞空山里,喚入詩人幾案來!苯沂玖吮彼稳瞬寤ㄓ玫拇善魇悄懯狡,而且告訴我們了就放一兩棵花枝點綴,追求的簡單不簡單,這就是極致的美,看看我們今天的生活繁復多了,但是美沒有了。
北宋哥窯膽式瓶
哥窯膽式瓶,口、頸相連,頸部較長,肩下漸碩,下腹部豐滿,高14.2厘米,口徑2.2厘米,足徑5.4厘米。瓶小口,長頸,頸下漸闊,最長徑在近足部,圈足上寬下窄。通體施米色釉,開黑色、米色紋片,俗稱金絲鐵線,呈自右上向左的斜紋。瓷器造型秀美,釉色潤澤,開片自然。
宋代鈞窯膽式瓶
到了南宋插花器-盤口膽瓶
到了南宋應該多用龍泉青瓷插花,因為南宋時期政治中心遷到了南方,龍泉青瓷得到了發展,流傳最多的是梅子青插花器,而且出土了很多青瓷盤口膽瓶,也證明了南宋插花神器多半是這種盤口膽瓶。
南宋龍泉窯梅子青釉盤口膽瓶
這件青瓷瓶為龍泉窯産品。龍泉窯是我國著名的青瓷窯口,位于今浙江省龍泉市境內,創燒于北宋,窯火不斷,燒瓷至今,南宋至明初是龍泉窯的繁盛時期。其中,又以南宋晚期産品最為精緻,南宋中期以后,創燒出如玉質般的梅子青、粉青釉瓷。龍泉窯革新了釉水配方,使用石灰堿釉,高溫燒造時的石灰堿釉流動性較傳統的石灰釉弱,可施釉肥厚。并引入官窯多次施釉,多次素燒的技藝,施釉、素燒的次數越多,釉面潤澤感越強,經過千年這件瓷器釉色仍然光澤瑩潤。
龍泉窯青釉盤口瓶
![](/upfile/pic/image/20201023/20201023124117621762.jpg)
龍泉窯青釉盤口瓶,宋,高17.0厘米,口徑6.7厘米,足徑7.6厘米。
瓶盤口,細長頸,溜肩,圓腹,圈足。里、外及足內滿施青釉,底邊無釉,凸棱處釉薄,映出白色胎骨。釉色青翠,光澤柔和。美玉般渾然一體的釉色。
龍泉窯青瓷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