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高清,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6,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学生妹一级j人片内射视频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民俗 > 民俗動態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傳承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即將消失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傳承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即將消失

    來源:  瀏覽 935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傳承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即將消失,一場打響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保衛戰需要開始。

    打一場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保衛戰(一)

      當歷史的塵埃落定,一切歸于沉寂之時,唯有文化以物質的和非物質的形態留存下來,它不僅是一個民族自我認定的歷史憑證,也是這個民族得以延續,并滿懷自信走向未來的根基與力量之源。

      2009年,文化中國注定要迎來非物質文化遺產黃金年,好消息密集而至:5月28日的端午節,是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后的第四個端午節;6月,全國遺產日盛裝啟幕,國際非遺節在成都舉辦;金秋共和國60華誕之際,數十個精品項目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初選,可望向世界級非物質遺產至尊寶座闖關;非遺保護法被列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本屆立法規劃……

      然而,冷觀當下現實,被發達國家尊為“人間國寶”的非遺傳承人在我國普遍境遇不佳,賴以存在的文化生態空間不斷受擠壓而碎片化、邊緣化,加上他們大都進入銀發時代,許多絕活、絕藝因后繼乏人將成“廣陵絕唱”。其實,非遺瀕危背后是文化認同的危機,悲劇深層根源在于長期以來國人文化價值觀的傾斜和誤判迄今未盡矯正。不是么!19世紀中葉以來,源自西方的工業革命、現代化、全球化浪潮強勢襲入,國內“砸爛孔家店”、“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全盤西化”等聲浪接連不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在“西洋無限好”的集體性迷失中一次次遭遇撞擊,相當一部分國民包括官員對本民族文化喪失起碼的敬畏和珍愛,幾度產生文化認同危機。

      好在喧嘩與騷動過后,站在21世紀的坐標系上,我們的文化反省和價值重估可以比100年前乃至十幾年前更能向理性回歸,民眾的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愿望也日趨迫切。正如國學大師馮友蘭所論,“并世列強,雖新而無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亙古亙今”。中華文明何以成為世界幾大古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正是在于它已“長”在人身上,依托非遺載體生生不息。聯合國2003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就已預見,代代相傳的非遺能使各個群體、團體“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

      保護非遺無疑是炎黃子孫文化尋根之旅,破壞非遺則不啻于文化割脈行為。不夸張地說,非遺是民族的DNA寶庫,是民族精神的大動脈。我認為,非遺蘊涵了中華民族極具個性化的宇宙觀(如天人合一,讓世人逍遙游于“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物我兩忘之境)、道德觀(修美德行善舉,成就了春秋漢唐多少君子風度、高士節操)、審美觀(中和蘊藉,東方式意境和韻味仍不失為現代人浮躁心靈的脫俗劑)。

      那么,如何讓保護非遺成為當下全民的文化自覺?首要的問題也是教育干部。中央領導近年高調表態,把非遺定位提升到“民族文化的精華、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結晶”。在國家進入張揚文化軟實力的歷史新階段,很有必要向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尤其那些泛封建糟粕論者和唯GDP馬首是瞻者),吹響新起點文化啟蒙和補課的集結號,使之樹立與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科學保護觀,與市場功利價值相制衡的人文價值觀。如此,一些習慣于“天下政績出經濟”的經濟型官員方能堅定“保護遺產也是一種政績”,在人財物投入上不再吝嗇,并引領全體大眾營造共建共享的崇文氛圍。

      “當一個民族的文化存在,這個民族就存在著!笨Σ紶柌┪镳^大門上的題詞值得全人類銘記。當然,我們并不是文化保守主義者,更非文化殖民主義者。我們亦期待人類文明在多元共生中平等對話,但拒絕被文化霸權同化。我們同樣張開臂膀吐納現代西方文化,但絕不是把民族本體文化先踩在腳下。中華文化真是詩意的文化,中華民族也是有詩性情懷的民族。熱愛本民族的文化吧!以2004年加入聯合國公約為新起跑線,中國正在準備打贏一場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保衛戰。這是為自洽而詩意地棲居在精神家園而戰,更是為捍衛國家文化安全、文化主權和維護人類文明多樣性而戰!

       人死藝亦亡,絕活成絕唱。這是許多地方文化工作者最不愿看到但又不得不隨時準備面對的悲劇場景,也是聽到最多、也最沉重的“一聲嘆息”。

    打一場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保衛戰(二)


      “人走了,把一身絕技和寶貝也帶走了”

      2008年2月28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頒證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公眾從551名傳承人名單中遺憾地發現,有兩位傳承人在評定期間就已于當年元月謝世,分別是川劇六大傳承人之一的陳安業、蘇劇兩大傳承人之一的蔣玉芳,去世時一位71歲,一位86歲。

      到2009年6月,我國文化部已連續公布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大約2000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年齡大都六七十歲;再瀏覽各省份命名的省級傳承人,耄耋翁媼也大有人在,年富力強者甚稀。

      福建省文化廳曾于2008年七八月間組織過摸底調查,省首批省級傳承人232人(含國家級55人)中,平均年齡59歲,61歲以上的占47%,最高年齡為90歲。而且,大部分傳承人處于中低收入狀態,年收入在1萬元以下的約占32%,在1萬到3萬的約占47%,3萬到5萬的僅占12%。45.5%的傳承人沒有社保,27.6%沒有醫保。

      “非遺消亡這么快,很大原因就是我國傳承人整體進入高齡時代、銀發時代,老藝人們死亡的速度加快!痹颇铣垡妥遄灾沃荨2002年至今,楚雄州就有7位省級傳承人接連去世了!

      在云南麗江古城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李之典的記憶中,1983年麗江知名東巴還有62個,現在已不足10人,多至垂暮之年。2003年8月,東巴古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遺產”時,十多個參與翻譯經典的東巴大師們早已乘鶴而去。英國《獨立報》曾經刊載《正處于消失危險中的最后的東巴》,驚呼納西東巴文化即將在這個星球上消失!叭俗吡,把一身絕技和寶貝也帶走了!崩钪渫锵Р灰。

      半數傳統手工藝瀕危

      在中華民族非遺大家族中,各類傳統手工藝蔚為大宗,一雙“手”變幻出現代機器化大生產不可復制的百態之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田青認為,盡管現代工業生產創造了極為豐富的現代文明,但是對傳統手工業不能棄若敝屣,在西方一些后工業化國家,人們已重新發現了手的價值(最精致的西裝都是手工縫制的)。

      然而,當下現實不免令人憂心忡忡,我國傳統手工藝傳承的三種方式,即家族式、師徒式、社會化傳承,大都舉步維艱,危機潛伏。

      “我是金家第五代傳人,女兒要不接班,老祖宗發明的御窯金磚工藝就必定在我這一代失傳!那樣,我金梅泉就真成了歷史的罪人!苯鹈啡挠G磚瓦廠偏居于江蘇蘇州相城區陸慕鎮御窯村,平素人跡罕至,幾間舊屋算是廠房,幾個村民算是雇工!拔覀冞@兒燒出的可是金磚,全國獨一無二!過去進貢明清皇家建筑專用,你們從北京來,故宮金鑾寶殿上當年鋪的就是這里燒出來的金磚!睆慕鹈啡鐢导艺涞慕榻B中,知道了“爐火純青”四字的分量。金磚獨門技術在于選土、煉泥、燒坯――選土要選地下中層土,上層浮土和下層沙土一律不用;煉泥則耕牛先踏,再用人踩,踩出黏性為止,類似和面;燒坯周期長至一年半載,火候全憑工匠拿捏。如此這般,方能燒出一窯“敲之有聲斷之無骨”,“雕之有紋踩之不滑”的特種磚來。

      金梅泉年過花甲,有女無子。他被評為國家級傳承人后,常對女兒曉以大義,使之最終辭了工作,接任廠長。如今,金家第六代女掌門人躊躇滿志,可是父親時代的兩大發展瓶頸同樣令她無計突破:原料日益緊缺,黏土不可再生;文物古建修繕市場需求不旺,古典“文化磚”的生存空間十分逼仄。

      與金梅泉的父女傳承相似,徐竹初的福建漳州木偶雕刻走的是父子傳承之路。在他的木偶世界里,木偶不是“木頭人”,尊尊神態活現,有情有義。從徐氏木偶的第一代算起,木偶制作技藝薪火相傳,到徐竹初和兒子徐強,已是第六代和第七代。令年逾古稀的徐竹初困惑的是,傳統木偶劇觀眾嚴重流失,今人已喪失把玩木偶的那份閑情逸致,知音日稀。木偶雕刻費時費力,經濟上卻沒有大的收益,吸引不了當地80后、90后一族涉足此行。

      為了吸引年輕學徒,福州脫胎漆器國家級傳承人鄭益坤甚至將自己的工資、津貼全部花在漆藝和學徒身上,但由于工藝程序復雜、市場萎縮和家長反對,學徒們最終只得另謀出路!拔疫@一輩子,雖不敢斷言已熟諳漆性,但聞慣了漆味,只覺得是種香氣! 73歲的鄭益坤老人是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他畫的《金魚盤》能惹得小貓圍著盤子團團轉,美學家王朝聞看后曾打趣說:“氣死貓!比欢,世易時遷,在福州民間藝術博物館幾間漆味四溢、光線暗淡的作坊里,寥寥幾名工匠面無表情地制胚、涂彩。這里幽僻之極,仿佛被市井紅塵早已遺忘。

      除了家族式傳承和師徒式傳承,社會化傳承這條路似乎也越走越窄。

      隨著全國院校合并或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的專業調整,作為培養人才重鎮的工藝美術院校大多數教學定位不再注重對傳統工藝美術的教學傳授。10年前,在教育部頒布的學科目錄中沒有了 “工藝美術”專業,“設計藝術”(后偏重電腦制作)取而代之。再加上現代社會價值觀和勞動觀的改變,面對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以及沉淀期長、出師慢的工作狀態和無法與高薪行業相比擬的工資待遇,大中專畢業生更容易被別的新興行業所吸引,真正進入工藝美術行業又能呆得住的比例很小。

      南京云錦曾在康乾盛世創下秦淮河一帶機杼聲徹夜不絕的輝煌。近年來,南京市云錦研究所與南京市教育局有計劃地把云錦專業列入職業教育范疇,聯合辦云錦職業中專班,緩解了中等技術人才缺口。

      能否新老薪火相傳直接關乎一個個傳統手工藝行業的生死存亡。在福建省一大串瀕臨失傳亟待搶救的非遺清單:福州軟木畫、福州金箔和黃金漆畫、福安銀錫飾雕、莆田紙扎布扎、漳州木版年畫、永春紙織畫、泉州竹編、畬族苧布織染縫紉、寧德廊橋制作……

      “漳州木版年畫、連城雕版等目前傳人斷代,部分刻版已蟲蝕霉爛,許多珍貴古刻版已流落海外!罢闹莅藢氂∧嘀饕夹g屬產品核心機密,只掌握在一個人手里,但目前難以物色到道德責任和藝術靈性兼備的傳承人,其傳承發展面臨較大困難!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剛完成一次新中國成立以來工藝美術行業最大規模普查。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張紅透露,從1979年到2006年,我國共評授了365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目前已有1/5相繼去世,在世的大師平均年齡約58歲。截至2006年,我國共有3025名高級工藝美術師,仍從事工藝美術的只有1693人,僅占55.9%,其中從事傳統工藝美術的600多人,約20%。

      普查還發現,我國764個傳統工藝美術品種中,52.49%的品種因后繼乏人等原因而陷入瀕危狀態,有的甚至已經停產。

      在工藝美術行業馳騁20多年的王山在2005年就任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秘書長不久,便立志組織拍攝專題紀錄片,對年事已高的工藝美術大師的技藝進行搶救性拍攝。全國石雕專業唯一一位國家級大師盧進橋被確定為第一個拍攝對象,但直到2009年資金到位,拍攝工作才重新啟動。今年2月17日早上,王山帶人冒雪趕往河北曲陽縣,車還未駛出北京,便接到盧進橋昏迷住院的消息。還沒等他們趕到醫院,這位長者已撒手人寰。

      這樁憾事更促使王山拼命三郎般地加緊搶救性拍攝,并奔走呼吁牽頭立項這次工藝行業普查。他在與死神賽跑,因為他知道,時光如梭,越來越多的工藝大師情況會變得“有些不妙”,危在旦夕。

      半個世紀消亡了100個傳統地方戲劇種

      在2006 年5 月國務院公布的518項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中,傳統戲劇類以92 項的數量位居榜首,足見其家底之厚。然而,中國藝術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全國當時有367個戲曲劇種,但時至今日,仍在演出的劇種僅為267個,其中不少屬“天下第一團”(僅有此團)。也就是說,半個世紀以來,我國各類劇種消亡了100種。

      在全國林林總總的劇種中,京劇還算是走紅運的,除了歸因于“國劇”自身博大精深的魅力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毛澤東時代對革命樣板戲帶有政治色彩的非常態重視和改革開放時代歷屆中央領導對弘揚國粹的特別關懷。因此,盡管整個京劇演出市場并不太景氣,但仍然能大體維持生旦凈丑流派紛呈,傳人不絕。2009年5月15日至18日,京劇“四大須生”流派之一楊派鼻祖楊寶森誕辰百年紀念演出在國家大劇院連演四天,在首場“一輪明月”名家演唱會現場,真切感受到昔人乘鶴雖去,但楊派傳人香火不熄,其中不乏于魁智這樣的青年領軍人物,當代觀眾也才有緣在“一輪明月照窗前”的古典意境中一品楊派唱腔那種沁透人骨髓的沉雄蒼涼。

      相比之下,打上鮮明地域文化胎記的數百種地方戲,卻大多享受不到這種福澤而“江河日下”了。農工民主黨中央在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披露的調查數字很不樂觀:20世紀我國有戲曲360多種,目前除有60到80個生存狀況尚好外,其他劇種多數已經消亡或瀕臨消亡。山西省20世紀80年代有地方劇種52個,現在僅剩28個;安徽省的地方劇種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7個衰減到現在的7個,當時34個專業廬劇團也銳減到現在的2個。農工民主黨中央專題報告發出搶救地方戲、培養戲曲人才的呼聲。

      戲曲人才何在?招不來、留不住、傳不下去,成了莆仙戲名旦、第三批國家級傳承人王少媛內心深處不堪承受之痛。她自己從福建仙游縣鯉聲劇團團長崗位卸任,到莆田藝校當校長,志在培養一批后起之秀接班,F實卻讓她怎么也高興不起來:藝校培養了兩屆35名學員,幾年下來,34個都改行走了。

      “要知道,他們要傳承的可是被公認的宋元南戲活化石,比昆曲至少還早200多年,比京劇更早400多年呢!” 在夜色籠罩下的莆仙戲大劇院工地旁邊,莆田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在莆田市政府的重視下,2007年,免費招收了40來名新生入校學習莆仙戲。李尚清把這40多棵新苗視若莆仙戲薪火相傳的“蘆蕩火種”!拔磥聿还茉鯓悠D難,也要設法讓他們扛下去。因為,作為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劇種,莆仙戲眼下真的已到了生死邊緣!”講出這番話時,能感覺到,這位老文化局長別有一種莊嚴和悲愴。

      8年前為中國攀摘首批世界級非遺桂冠立下首功后,昆曲多少由冷轉熱,然而同樣仍難沖出表演人才流失的重圍。十幾年前,全國還約有800人從事昆曲工作,號稱“八百壯士”,如今許多中老年傳人或退休,或亡故,或寓居海外,劇團行當不齊。昆曲600年,向來生旦兩大行當并重,共塑東方剛柔中和之美,而今活躍在昆曲舞臺上的青年小生演員在全國不超過20個。

      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小生主演俞玖林坦言:“北京電影學院每到招生旺季,就會排起長龍一般的報名隊伍,可謂千里挑一。相形之下,昆曲行業生源太少,優質生源更是奇缺。即使好容易招到幾個苗子,又經過一番培訓成材,也往往會因單位待遇和職業社會地位不高而轉行。10多年前和我同時咿呀學曲的94級昆曲班同學大多數都沒有在昆曲傳承之路上走到底!

      今年4月25日深夜,穿過槳聲燈影,去蘇州石路山堂街探訪俞玖林當年昆曲班的一位同學。痛感于昆曲及其藝人在市場大潮中日益被邊緣化、弱勢化,這位同學幾年前和朋友下海開了一家吳門古琴文化會所。說是下海,卻不以贏利為主,更多的是自娛娛人。會所每月總有雅集活動與君子淑女相約,古琴獨奏、漢服展示、香茗品飲,當然,也少不了昆曲吟唱。昆曲這朵“空谷幽蘭”,始終是這位同學的至痛也是至愛,一如戲詞:“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她期盼有一天昆曲藝人在社會中的地位、聲望和待遇提升到本該有的高度,昆曲職業躋身太陽下最受尊敬的一批職業。

      除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和傳統戲劇以外,在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民俗、禮儀、原始宗教信仰等眾多非遺領域,傳承人青黃不接、文脈難續的悲劇氛圍。江蘇省文化廳非遺保護處副處長馮錦文甚至用“惶惶不可終日”來形容自己從事非遺保護后的非常心態:“老是擔心哪一位老傳承人死了,哪一個非遺項目在自己手上廢了或者變異了。我們非遺處同志每天牽腸掛肚的都是這些人,這些東西。我們必須加速度、超常規地抓緊搶救和保護,一年有2/3的節假日都泡在這里面?偸歉杏X時間不夠用,需要完成的事情太多,壓力太大!

      亟待以科學保護觀構建對“人間國寶”的活態保護體系

      的確,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滲透在血脈中的文化,是以人為載體、長在人身上的活體遺產,因人而生、因人而傳。日本首創的“人間國寶”認定制度堪稱第一個“活的人類財富體系”,值得我國借鑒。1950年日本政府頒布了《文化財保護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規定了無形文化遺產的范疇,被認定的“人間國寶”都是在工藝技術上或表演藝術上有絕技、絕藝、絕活的老藝人。這一認定和保護體制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鼓勵,目前已在韓國(1964年)、泰國(1985年)、菲律賓(1994年)和法國(1994年)等得到推廣。

      我國自從2004年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批準,正式履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來,文化部和國務院辦公廳相繼印發了一系列文件,初步建立起國家和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名錄體系和四級傳承人名錄體系。對各級傳承人普遍重申報輕保護,無論是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都是象征性的,沒有太多實質意義。很多地市都未把非遺項目和傳承人保護專項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縣級保護經費更難保證,杯水車薪,而且發放拖欠。

      相比之下,起步早的日本已形成一套貨真價實的激勵扶持政策。一旦認定為“人間國寶”后,日本政府就會撥出可觀的專項資金,錄制保存其作品資料,資助其培養傳人,改善其生活和從藝條件。不但國家對“人間國寶”在經濟上給予不菲的補助,在稅收等制度上給予優惠,各民間專業協會、社會團體也被吸引進來合力贊助。

      稍感欣慰的是,已有個別省市著手解決傳承人命名“含金量太低”的尷尬。在全國首創代表性傳承人命名制度并被文化部推廣的江蘇省,給第一批31名省級傳承人不僅發了證書和獎牌,還對每位帶徒傳承人發給1萬到3萬元的項目資助。僅這31名傳承人近兩年就帶徒傳藝103人,并通過集中教學等培訓社會學藝人員895人。省文化廳、省財政廳還要專設“傳承成果獎”,以重金評選表彰有突出貢獻的傳承人和學徒。

      當下,我們實在有必要樹立針對非遺傳承人的科學保護觀。這種科學保護觀應是以人為本、求真務實的保護。既要提高其政治地位和社會美譽度,也要給予經濟上的資助扶持,還要有法律上的權利保障(包括知識產權保護)。

      這種科學保護觀更應是富有前瞻性和可持續性的保護。對“人間國寶”們不能只是臨時關懷、臨終關懷,而應是一種基于共建共享人類精神家園的終極人文關懷!


     人老藝亡后繼乏人,絕不止是傳承人個體的悲劇。悲劇的深層次根源在于長期以來國人對待民族傳統文化遺產的認識態度出了問題。對文化價值觀出現的傾斜和誤判如不矯正,將危及國家文化主權。
    打一場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保衛戰(三)

      反省現代化:讓文化激進主義回歸理性


      記得魯迅先生1925年在《華蓋集?忽然想到》說過一段話,喊出了當時新文化運動的強音,曾經震撼無數五四青年:“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茍有阻礙這前途者,無論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墳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圖,金人玉佛,祖傳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田青,在青年時代也曾被這段話打動過。然而現在,田青恍然省悟,魯迅當年所欲“踏倒”的,用今天的眼光看,幾乎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我們今天要保護的”。

      “三墳五典”是三皇五帝時期的遺書;“百宋千元”指清代兩大藏書樓,分別因藏有100部宋版書和1000部元版書而著稱;“金人玉佛”是珍奇的宗教工藝品;“祖傳丸散、秘制膏丹”則是珍貴的中醫藥財富。而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已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圍明確界定:口頭傳說和表述;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及實踐;傳統的手工技能;與上述相關的文化空間。

      歷史地看,在一個積貧積弱、封建專制、列強欺侮的時代,為了民族的復興和家國的富強,一個人文知識分子要擔當起思想啟蒙的道義,反思自己傳統文化的負面影響,情緒未免“愛之深,恨之切”,即使有些“矯枉過正”,也是可以理解的。田青認為,脫離反帝反封建狂飆突進的時代環境而用今天的標準和視野來苛責魯迅先生,當然是不應該的。但是,在80多年過后,在我們跨越生存、溫飽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再用那時候的偏激觀點來粗暴地對待我們的傳統文化遺產,也是相當不公正的。

      在保護非遺面前,重要的問題也是教育干部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最近十多年來,國學界和海內外比較文化學者都持續熱烈地探討古今中西文化的優劣,中國乃至東方文化遺產中的諸多精華和優勢愈來愈多地被重新發現,價值得以重估。傳統文化復蘇熱背后是一種重塑文化認同的理性回歸。不僅“文革”中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文化暴力早被全盤否定,五四新文化運動“砸爛孔家店”的文化激進主義論調近年也被部分揚棄。被魯迅先生譏諷的梅蘭芳代表的京劇不僅沒有“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反而大美無言,歷久彌香,和其他被傲慢與偏見長期圍攻的眾多古典藝術一起,尊榮地站在國家級非遺方陣的最前列。

      不僅魯迅先生,毛澤東的“精華糟粕二元論”也被推敲和修訂。沒有一個人認為我們的文化遺產中統統是人類“精華”而沒有封建“糟粕”,問題是,僅僅用“精華糟粕二元論”來審視我們有著幾千年歷史和56 個民族的豐厚文化遺產是遠遠不夠的,仍然是一種“非黑即白”的絕對化思維。田青等文化學者就認為,在所謂的“精華”與“糟粕”之間,還存在著大量“精華”與“糟粕”共存共生的文化,存在著大量在一個文化體系里被視為“糟粕”而在另一個文化體系里被認為是“精華”的文化。

      那么,中華傳統文化價值亮點何在?究竟哪些智慧因子或元素可以為現代化兼容,甚至補現代性之缺?大抵集中在思維方式、人與社會關系兩大塊。季羨林先生晚年研究發現,包括中國在內的東方思維方式偏向于整體性、綜合性、模糊性,堪濟西方分析性思維之窮。而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樂黛云教授近年又將其展開多種闡釋:混沌、天人合一、執兩用中、一分為三、五行相生相克、反者道之動。

      至于人與社會關系方面,學界更是挖掘出許多亮點,常被提及的幾大關鍵詞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修齊治平、匹夫有責、民為邦本、和為貴、和而不同、發乎情止乎禮,等等?梢哉f,這些思維方式和社會思想的精華,不僅滋養了漢族上層士大夫文人的血脈,而且廣泛輻射到各民族各階層百姓中,甚至在草根最底層保存最原真,繁衍最頑強。

      從這個視角看,欲尋民族之魂,深入民間挖掘非遺是一條必經之路。

      盡管如此,少數文化先覺者們的奔走呼吁并不能一下子扭轉現實文化困局,尤其是刷新一些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的認識誤區。有不少地方官員包括主管宣傳文化的官員仍“雷打不動”地認定,傳統民間文化遺產糟粕大于精華,與現代化格格不入,已跟不上社會進步節拍!昂伪匾酪莱旄,該淘汰的就讓它淘汰吧!”

      倘若都在這樣的執政思想指導下,我們的非遺將面臨一個危險境地,每一分鐘,就可能有一首民歌、一段故事傳說、一折骨子老戲、一件手工藝、一張藥方、一幅版畫、一座古建、一項禮儀、一種信俗永遠地消失了,而蘊涵其內的一個個民族活性基因也被破壞掉,遁于無形。

      看來,在保護非遺面前,重要的問題也是教育干部。有必要在當前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中,將文化認同教育納入其中,對那些偏重經濟建設的領導干部先來一場新的歷史起點上的文化啟蒙,繼而向大眾普及。否則,中央高倡的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就會失去源頭活水。

      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化同質性風險

      進入新世紀,伴隨世界經濟一體化、信息網絡化裹挾而來的全球化浪潮,則使部分國人的現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認識誤區又一次得到強化,民族本體文化認同再度受到威脅。

      漢族文化近年受到的沖擊不可小覷。江蘇省文化廳非遺處副處長馮錦文切身感受到外來流行文化對本地吳文化、金陵文化和維揚文化等的侵入!敖纤l不少婚喪嫁娶的禮俗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吳地某些土生土長的戲劇、音樂、美術不同程度地淡出社會公共空間和大眾關注焦點。外來的、現代化的、新的文化消費品種通過電影、電視、互聯網的傳播對年輕人影響很大,容易造成對本土傳統文化的忽略、淡漠甚至逆反,特別是改變他們的道德觀念、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多民族聚居地區同樣難以置身全球化世外而獨善其身。人類學學者和少英調研發現,盡管云南省在民族文化保護方面成績是主流, 但全球化和經濟發展的雙刃劍不但使云南許多人口較少、文化底蘊相對不足的民族面臨著民族文化特征消失的危險, 也使白族、納西族等文化底蘊較為厚重的各民族文化受到強烈沖擊,某些文化特色被大量涌入的外來文化所同化或消損。

      在古城麗江,神奇的象形文字與古老的東巴教, 古雅的納西古樂,閑適的庭院生活等,構成了納西人繽紛而自洽的文化生態。而現在,古城內約70%的納西族兒童已不會講納西話了;除一些中老年婦女外, 年輕人只是在民族節日和迎賓活動才會象征性地穿一穿本民族服裝。更突出的問題是,很多土著納西族居民搬離了古城,外來經商或務工者大量涌入。隨著居民“置換”而發生的便是古城文化的“斷裂”和“置換”。和少英擔心,長此以往, 古城極有可能僅剩下一具缺乏納西民族文化內涵的軀殼。

      “熱愛自己的民族吧!“云南多個民族都是愛舞蹈、有信仰的民族,毛相、刀美蘭、楊麗萍三代人的孔雀舞,都從自然物的靈性中找到人性之根。我們有意識地引導年輕一輩,要有民族自信心,信心、信仰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自己對自己的民族都沒有認同感,怎么能指望讓別人認同呢?”

      位于景洪市勐罕鎮(橄欖壩)的傣族園由曼春滿、曼將、曼乍、曼嘎和曼聽5個傣族村寨組成,一江連六國的瀾滄江和泊龍得湖形成天然屏障,使這里的自然生態和傣族文化生態得以較好保存。盡管如此,傣族園副總經理陳春林直言不諱:“越來越多的青年對母語生疏,男孩子一般會寫些傣文,但許多人會以說傣語為恥。傣寨里現在最缺刻貝葉經和習練傣刀傣拳的年輕人!

      更讓傣族園管理者痛感棘手的是,傳統干欄式竹樓建筑在鋼筋水泥建筑時尚的沖擊下也在變異,傣族園為此先后制定了《傣族園景區干欄式建筑保護與建設管理暫行規定》等一系列文件,但仍阻止不了傣家鳳尾竹樓即將消失的悲劇發生。園內鋼筋水泥結構的異化建筑還在繼續拔地而起,許多村民依舊抱有建蓋洋樓的想法。
      當然,對待非遺我們也應當樹立科學的歷史觀和進化觀,非遺的起死回生也要順乎科學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某些非遺的消亡(如打上百越民族標志的獨龍族女文面、傣族男文身等習俗)帶有歷史的必然性和不可抗拒性,我們不必強行讓它發揚、普及開來,但至少應當忠實記錄、留存下來,保存也不失為一種保護。

      和而不同,同則不繼

      誠然,全球化為人類不同文明跨時空對話創造了難得機遇,但對中國這個多民族的泱泱大國而言,如果聽任別國文化強勢襲入,勢必動搖文化母體,危及文化主權,使中華民族自我身份的個性化認定出現集體性迷失。

      早在經濟全球化浪潮襲向文化領域之初,國際社會就作出了敏感反應。2001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樣性“對人類來講就像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物平衡那樣必不可少”。文化大國法國拒不低下高貴的頭,認為美國文化泛濫是一種文化殖民,拒絕美國取消文化產品進口配額和限制的要求。法國前總統希拉克曾提出:“中國和法國一樣,穿越一個個世紀卻始終保持強韌、富有生命力的文明,這兩個國家有義務確保它們的文化在現代大通訊網中的地位!

      而在當下中國,要守住中華文化個性不被“偷換”,首先亟待加快保護非遺的立法進程。急情切地呼吁,全國有8個省市制定了相關的地方法規,目前迫切需要全國人大出臺一部國家級非遺保護法。

      周和平同時建議,將非遺保護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引進教材和中小學課堂,針對不同教育層級開展非遺普及教育!坝绕湟尫沁z進校園,讓未成年人走出去接觸并享受非遺成果,培養其好奇心、親近度。還要借助主流媒體、新興網絡媒體等輿論陣地普及推介,讓民眾對祖先、對地域優秀歷史文化心懷敬畏。說到底,非遺離不開一個個鮮活的文化空間或文化場所,實際上是一個人、一群人對所在區域生活狀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除了教育,展示也是一大有效途徑。張藝謀在策劃奧運會開幕式期間,曾向專家組顧問季羨林咨詢,這位近百歲的文化智叟特別提到勿忘“抬出孔圣人”,其他顧問成員也一致建議凸顯“中國元素”,再現東方神韻。當去年8月8日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撩開面紗,不僅海外驚艷,國人也有久違之喜:鳥巢中央場地,平坦如一張巨大書案,一卷古畫軸款款打開。古琴《高山流水》悠悠流淌,15位玄衣舞者躍上畫卷,變幻著肢體語言,潑灑濃墨,騰挪筆鋒。諸子智慧、四大發明、文房四寶、漢字唐詩、昆曲京劇、禮樂編鐘、提線木偶、太極武術……當時粗略計算,不下20多項中華獨有的非遺在開幕式上一幕幕呈現出來。

      “用最現代化的手段,向全世界展示最古老的中華文明!”沿著這一文化創意之路,張藝謀不輟地涉足《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大紅袍》等“印象系列”。這位第五代新銳導演已經不自覺地成了中華民族古老非遺的忠實展示者、成功推介者。

      2007年全國遺產日期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華世紀壇觀看中國非遺專題展時的一番動情之語,后來被各地文化工作者每每提及。在這位大國總理心目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結晶”。他說:“為什么能傳下來,千古不絕?就在于有靈魂,有精神。一脈文心傳萬代,千古不絕是真魂。文脈就是一個民族的魂脈。今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傳承民族文化的文脈!

     如果說文化遺產糟粕論和價值虛無論者在保護非遺行動上表現出的是一種不重視、不作為,而單單偏重非遺商品價值的某些地方政府和商人又表現出某種亂作為。近年許多地方一味奉行“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不少寫進黨委政府紅頭文件),在掠奪式旅游開發和過度產業化包裝熱中,部分非遺淪為功利性工具,其文化本體功能反被屏蔽。亂作為同不作為一樣,都會給文化遺產事業永續發展埋下禍殃。


    打一場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保衛戰(四)



      火了旅游,失了原真

      去年9月,貴州斥資3億多元對世界最大苗寨――黔東南西江千戶進行大動作改造,一時引起各界爭議:是保護還是破壞?

      我國非遺富集的地方不少是貧困地區、偏遠地區、民族地區,“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這些地方生存壓力大、發展沖動強,最直接的捷徑是把大量民族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和民俗開發成旅游產品。遺憾的是,有不少為了急功近利迎合市場而變味變質,陷入過度商業化開發誤區。

      以下做法在很多旅游區屢見不鮮,風潮甚猛:凡是唱得好的民歌手和舞蹈者都進了旅游區,成了關在籠中的金絲鳥,藝術與生活距離越來越遠;一些時空跨度大的民族原生態歌舞和民間禮俗原本只允許出現在特定的節日或場合,卻被集中在仿建的“民俗村寨”以互動體驗供游客娛樂,變成了平淡而粗制濫造的商業秀;刻意制造假冒偽劣民俗,“偽民俗”取代真民俗(這在“婚姻”等習俗方面表現尤為突出),游客上當后大呼“民俗也要打假”……諸如此類對文化遺產膚淺的解讀和濫用,已很難從根本上保護本已脆弱的非遺。

      辯證地看,非遺保護與旅游開發,原非水火冰炭。將部分非遺保護和開發作為特色文化產業來運作,不僅可以為經濟欠發達地區提供經濟支撐,也能為非遺資源提供一個廣闊的發展平臺。但這是指合理利用,而不是一味非理性開發,以創造經濟效益至上。事實上,當我們對非遺保護工作還沒有做得很到位時,就將其盲目推向市場過度利用,等于把原生態非遺撕成碎片,各取所需,顯然違背保護初衷。

      壯大了產業,丟失了核心

      在非遺眾多門類中,屬于生產性非遺范疇的傳統手工技藝相對最容易轉化為生產力,從而走向市場,實現商品價值。但即使在此類非遺生產性方式保護問題上,許多專家也呼吁慎言產業化,以免使非遺發生變異,變得偏離其宗。著名民俗學者烏丙安稱,許多地方領導一聽“利用”很高興,但何為“合理利用”,則很難界定,由于各個非遺項目的可生產屬性不同,有的適合成規模開發,有的根本不適合。

      針對一些地方政府用產業化思維大規模開發生產性非遺的流行導向,南京藝術學院研究員、國家非遺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徐藝乙發出預警:“生產性保護和產業化完全是兩回事,產業化要求低成本、大批量生產,這和手工技藝的生產正好相悖。傳統紅木家具企業產量雖然低,但講究質地精良、技藝精湛,一輩人用完了,下一輩人還能接著用。而且,產業要求有規模有標準,但文化要求個性、要求獨特。如機器制作紫砂壺,每把壺都一樣,那就失敗了!

      “中國三大名錦中,蜀錦、宋錦手工織造技藝大體可以被機器替代,但機器絕不是萬能的,南京云錦以通經斷緯、逐花異色獨步,其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全靠個性化想象和靈活性操作,心到手到方能成就一幅幅形態各異、燦若云霞的云錦。我們之所以有信心拿木機妝花這一核心絕技申請世界級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因為它巧奪天工,電腦等現代機器手段根本無從復制!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一直被譽為文化遺產的守望者,他現在痛心疾首的就是,當前很多地方對文化遺產的產業化開發多來自“長官意志”和開發商的商業策劃,既沒有專家組的參與和嚴格審定,也沒有專家的文化智慧和科學眼光,甚至簡單地與地方政績和經濟收益掛鉤。即使有個別專家被請去出主意,最終也是官員拍板和開發商說了算。某些官員和開發商還理直氣壯地認為,文化遺產被產業化了,賺到錢,就是得到了重視,起到了作用。馮驥才則反駁道,文化遺產一旦被產業化,就難免被按照商業規律解構和重組,經濟潛力較大、能成為賣點的便被拉到前臺,不能進入市場的那一部分則被擱置一旁,由此造成非遺被割裂與分化。古村落中的民族語言和民間文學(民間史詩、傳說、故事、歌謠等)就是消失得最快的非遺。

      的確,對于非遺保護而言,產業化也是一把雙刃劍,運用不當,則反成傷害。畢竟,作為一個經濟學概念,產業化包含以下要素:市場化的運作形式、達到一定的規模程度、與資金有密切關系、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而非遺畢竟是文化,是超越私有與利潤的人類共有的精神意義。而要解決二者的矛盾,就需要建立起非遺市場化、產業化后的評估、監測、規范等管理機制與利潤分配體系,在堅持文化生態整體性保護的原則下積極尋求新時代背景下非遺的生存發展空間。

      秀出了政績,割裂了文脈

      如果說以上保護非遺行動是打著旅游開發和產業化經營旗號,客觀上對非遺造成了一種建設性破壞,那么,還有一種政府行為則是一種破壞性建設。首部文化遺產藍皮書《中國文化遺產事業發展報告(2008)》前不久出版,擔任該書副主編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蘇楊在接受采訪時指出,長期以來,在“經濟掛帥”的思想下,許多地方政府急功近利,文化遺產保護不僅為旅游產業發展讓路,而且常常為經濟建設讓路,作犧牲。

      在快速城市化和工業化浪潮中,尤其是無約束的工程熱、建筑熱和房地產投機活動中,一些城市的決策者將一座座舊城摧殘得面目全非,將一片片積淀豐富文化信息的歷史街區夷為平地,造成傳統城市文化空間的破壞、歷史文脈的割裂和城市記憶的消失。盡管國家對基本建設中的文化遺產保護有相關法律法規,但地方文化局和文物保護部門與城建、工業等強勢部門相比,往往處于下風。

      最近在南京市民熱議29人上書叫板地方官、保衛老城南的新聞。梁白泉、葉兆言等29位南京本地文化人士聯名上書《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告急》,信函反映:自今年年初以來,位于秦淮區、白下區的最后的金陵古城,卻突然啟動了規?涨暗摹拔8摹辈疬w。據稱,這次在金陵古城施行“危舊房改造”的主旨包括了“加快擴大內需”,“有利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南京樓市迎來重大利好”。29人痛陳:在安品街,以清代楊桂年故居為代表的多處文物單位慘遭拆除,用于房地產開發;在三山街,江蘇酒家、張小泉刀剪店等多家著名老字號即將在“危改”中消失……

      而在非遺點密集的一部分農村地區,新農村建設變成了片面的村莊改造和民房建設,文化村落被鏟平,建成整齊劃一的新樓(湖北的土家吊腳樓在新農村建設中就被大面積拆毀)!坝行┛h鄉領導,熱衷于搞安居工程,搞整村拆遷,傳統特色村鎮民居破壞嚴重。居之不存,附著其上的日常起居民俗習慣也隨之消散,成了斷線風箏!眹曳沁z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資華筠也提出,新農村發展戰略應把文化保護與新農村文化建設有機結合,引導非遺創造主體――廣大農民在新的社會環境里快樂享有其傳統文化成果。

      城鄉破壞性建設開發熱中,看似破壞的只是有形文物,其實同時把無形非遺也悄然葬送了。溫家寶總理曾經說:“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有物質性。物質性就是文象,非物質性就是文脈。人之文明,無文象不生,無文脈不傳。無文象無體,無文脈無魂!

      遍觀歐洲國家,不論是城市建設還是發展旅游,都必須服從遺產的保護,文化是城市和旅游經濟的靈魂。而對于發展中的中國,在保護原生態文化的同時,如何尊重當地群眾追求現代生活的權利?在張揚精神活動崇高人文理想的同時,如何又不壓抑領導干部追求物質利益和科學政績的適度沖力?這的確兩難。但是,正如有識之士所言,經濟高速發展和社會轉型時期往往是遺產破壞的高危險期,尤其是在當下舉國投資保增長、保民生的特殊時期,更需要端正我們的遺產價值觀,確立科學保護觀。作為中華文明根脈上最生動也最脆弱部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經不起折騰了,容不得我們再肆無忌憚地刨根割脈了。把根留住,讓脈永續!

      根在民間:彩云之南,保護非遺進行時

      ――打一場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保衛戰(五)

      

      云南是中國世居民族最多的省份,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體、多元文化形態共生帶,堪稱一座非物質文化遺產富礦,也是國家兩個非遺保護綜合試點省之一。

      保護非遺,云南動手早,用力深,效果顯:2000年制定全國第一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條例;2003年在全省范圍展開大規模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資源普查,訪談對象達69187人次;分三批命名了647名省級非遺傳承人,基本建立了省市縣三級非遺名錄體系,先后有71項民族民間文化奇葩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為探求非遺保護“云南經驗”的真諦,近深入“彩云之南”――

      節日狂歡:三月街,潑水節,火把節

      就在很多漢族青年感到春節年味越來越淡的時候,不少民族地區的節日卻過得越來越火。4月,趕上了兩個火爆的民族節日:大理三月街、西雙版納傣族潑水節。

      “千年趕一街”,今年的三月街民族節于4月10日~4月16日舉行。游客不僅可以欣賞賽馬、情歌大賽、武術表演等傳統游藝,更能看到首次亮相三月街開幕式的非遺展演:“千年古街”(三月街)鑼鼓開道,1000多名群眾演員魚貫而入,超大型木桶染缸推出“白鄉扎染”,彝族漢子踏出粗獷的“彝家打跳”,柳枝葫蘆飄出白家“繞三靈”……

      據大理市文化局黨委書記周麗斌透露,4月10日當天,全州有9項國家級、13項省級、100多項州級非遺得以集中展示。明年大理還將積極促成全省或全國非遺項目在大理展演,逐步將其做成三月街的一個品牌。

      “潑濕一身,幸福一生”。4月15日9時,隨著“波章”(傣族宗教儀式主持者)虔誠地走上瀾滄江邊的取水臺,西雙版納傣族潑水節取水儀式開場。12時,“吉祥水”被送到濱江公園潑水廣場,云南省副省長孔垂柱宣布潑水大聯歡正式開始:6萬人一起開潑,“水、水、水”歡呼聲此起彼伏,潑水廣場成了歡樂的海洋。一位新華社記者從潑水現場歸來后奮筆寫就一首長篇五言古詩《潑水節頌》,其中有數句真切如畫:“發膚雖云貴,今日不惜身。出門便相潑,俱是陌生人。鏘鏘象腳鼓,裊裊孔雀舞。鳳尾竹樓女,菩提樹僧侶。昨日勤織布,今日成潑婦。昨日小沙彌,今日成潑皮。男松紫襟扣,女褪綠筒裙。一潑日隱隱,二潑云沉沉。三潑天欲雨,也向人間淋。濕身亦未免,警察與士軍。一州十三族,各族共一呼。出浴布朗漢,散發基諾姑。相逐且為樂,相戲不為粗。一江連六國,共飲瀾滄江。緬老泰柬越,遠來賀吉祥。舀盡瀾滄水,瓢潑向太陽。潑去千年垢,祈福萬年長。午后出門望,潑喊猶更狂。全城無干處,傣寨陷洪荒。茫茫皆人海,人海水茫茫!”

      西雙版納州州委宣傳部黃臻科長,從2006年開始,西雙版納先后有傣族潑水節、基諾族大鼓舞、布朗族彈唱等10個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成為云南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最多的州。

      2008年奧運會期間,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型風情歌舞《太陽女》在北京海淀劇院連演3天,尾聲部分讓觀眾記憶猶新:最美麗的彝族姑娘――太陽女捧來了太陽的火,燒紅了彝家人的紅火塘,點燃了一束束激情的火把……

      火把節期間,人們點燃火把也點燃激情,排成長隊在夜幕下的田野山岡競相奔走放歌,最后將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圍繞四周跳起歡樂的“達體舞”!叭绻簧胁辉e起狂野的火把,真可惜了這雙手!”楚雄歸來,當代詩人洪燭留下了這樣熾熱的詩句。

      歌舞海洋:鍋莊舞,熱美蹉,章哈調

      云南向來被稱為“歌舞的海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云南已收集各族民歌、民曲2萬多首,舞蹈6000多套,器樂200多種,民族樂器多達300余種,是中國民族樂器數量最多的省份。

      在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建塘鎮,為了傳承包括鍋莊舞在內的各族民間舞,該中心已出版《歡樂香巴拉》等VCD教學光盤,把廣場舞普及到了全州3縣12鄉鎮城鄉社區,普及率達85%。

      在納西族地區,還流傳著一種產生于氏族社會時期的原始舞蹈音樂――“熱美蹉”。著名納西族學者宣科深入研究發現,熱美蹉起源于先人對自然的恐懼心理:“熱美”是一種精靈,專門吮吸死者靈魂,為保護亡靈,人們在守靈時邊唱邊跳,以嚇唬和驅趕“熱美”。至今,熱美蹉還在麗江市古城區大東鄉保存完好。古城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李之典介紹說,大東鄉于1990年初組建熱美蹉藝術團,成立“大東鄉熱美蹉協會”,引導民間組織培養新一代熱美蹉繼承人。

      如果說熱美蹉是納西族歌舞的乳汁,那么章哈就是傣族人生活中的鹽巴:沒有章哈的生活,就像飯菜里沒有鹽巴一樣乏味。章哈,既指“歌手”,也指傣族傳統曲藝唱曲形式。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委宣傳部部長刀亞斌說,今年潑水節,由她擔任總顧問的勐臘縣大型歌舞表演《南臘之歌》,就是以章哈調為主旋律來設計各個舞段。

      隨著老一輩章哈的相繼離世,這些年傣族民間聽章哈的風俗已遠不如前。為此,西雙版納州編印了第一本傣文版《章哈學習演唱手冊》,對章哈藝人進行集中培訓。從2008年起,云南省政府對省級非遺傳承人給予人均3000元的傳承經費。一些章哈收到這筆錢感動得流淚:“感謝對我們民間藝人的關心,派人送來了補貼,讓我們享受到了祖輩做夢都想不到的幸福!

      手工技藝:白族扎染,東巴造紙,慢輪制陶

      蝴蝶泉邊,大理市喜洲鎮周城村至今仍保留著一種古老的紡織品染色技藝――扎染,從10多歲的小姑娘到年逾花甲的老奶奶,幾乎都會扎布,周城也因此被文化部命名為“白族扎染藝術之鄉”。

      2007年,云南省文化廳向大理市下撥15萬元經費,大理市政府配套3萬元,專項用于白族扎染技藝等非遺項目保護。近年來白族扎染推陳出新,開發出彩色扎染,還派生出扎染包、扎染帽、扎染圍巾、扎染衣裙等工藝品,深受海內外游客喜愛。

      與白族扎染技藝一同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的,還有納西族手工造紙技藝和傣族慢輪制陶技藝等手工藝門類。

      東巴紙是納西族東巴(祭司)最重要的寫經用紙,用它書寫的東巴經典有5000多卷。東巴紙植物原料來自“阿當達”(瑞香科麗江蕘花),經過原料采集、曬干、浸泡等10余道工序加工制成,色白質厚,不易遭蟲蛀。迪慶州文化部門近年組織專人下鄉實地調查,拍攝東巴造紙術的工藝流程和制作方法。同時還落實了東巴造紙技藝傳習基地,由州文化部門提供資助。

      今年2月,在西雙版納州文化部門組織下,傣族慢輪制陶傳承人玉勐到北京農展館參加“中國非遺技藝大展”。展示結束時,除了部分陶制品由文化部非遺保護中心收藏外,其余全部以10倍于景洪當地市場價的價格出售,收入5000元以上。州里計劃在玉勐等兩位省級非遺傳承人家里各建一個傳習所,并在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掛牌成立傣族慢輪制陶傳習基地。

      民間信仰:貝葉經,畢摩經

      西雙版納等地生長著一種類似棕櫚樹的闊葉樹木――貝多羅樹。傣族人民將這種樹葉采摘下來,經過一定工序制成書寫材料,把佛教經典、民族歷史文化信息刻寫在上面,然后裝訂成冊,這就是貝葉經。

      傣族人民視貝葉經為“運載傣族歷史文化的神舟”,但據西雙版納州文化館館長段其儒調查,現在全州能正?虒懾惾~經的藝人已不到10個。為此,近年來州政府投資200余萬元出版《中國貝葉經全集》,現已出版60集,余下40集今年年底出齊。該州還計劃在中國佛教學院西雙版納分院掛牌成立貝葉經制作傳習基地,為現在還在從事貝葉經刻寫的藝人舉行拜師儀式,給他們發放生活補助和帶徒獎金。

      2008年11月,楚雄州舉辦《彝族畢摩經典譯注》40卷首發式,這是國內首次對中國彝族畢摩典籍進行的一次大盤點和大展示。畢摩源于古代彝族父系氏族時代,是彝族傳統社會的知識階層和儀式活動家。長期以來,畢摩典籍多以口誦記憶與手寫傳抄的方式流傳在民間,極易散失損壞。

      把珍貴的彝族文化經典有效地搶救保護下來,這一夢想在2005年6月得以實現:由楚雄州投資1000萬元的百卷本《彝族畢摩經典譯注》出版項目啟動。經過近4年辛勤耕耘,目前100卷的篇目編譯已全部落實。2008年底出版的《彝族畢摩經典譯注》40卷,收錄了滇、川、黔、桂4省區彝族代表性的彝文典籍和口傳祭經、創造史詩、英雄史詩、敘事長詩。這是中國乃至世界第一部彝族畢摩文化遺產巨著。



    上一篇:“事死如事生”-陶瓷多角罐

    下一篇:北京市文物商店193家

    更多關于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傳承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即將消失 的信息
    民間藝術
    福州脫胎漆器手工藝步驟

    福州脫胎漆器手工..

    福州脫胎漆器以輕巧、精美而聞名,因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綢..
    白與黑的藝術:烏銅走銀手工藝

    白與黑的藝術:烏..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銅走銀是云南一種獨特的銅制純手工工..
    山西忻州寧武炕圍畫

    山西忻州寧武炕圍..

    “炕圍畫”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寧武、忻州原平、代縣的炕..
    民間藝術縮骨功

    民間藝術縮骨功

    縮骨功,也叫縮骨術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這就是縮骨功。卸..
    宮廷鳥籠制作工藝

    宮廷鳥籠制作工藝

    宮廷鳥籠制作技藝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宮廷鳥籠..
    風箏魏

    風箏魏

    風箏是民間傳統手工藝術,而風箏魏就是過去老手藝人的一個品..
    明代手工藝漆器的特點

    明代手工藝漆器的..

    明代漆工藝的活躍與明王室對漆器的推崇與重視有著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