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高清,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6,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学生妹一级j人片内射视频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國畫 > 人物畫 > 《采薇圖》

    《采薇圖》

    來源:故宮博物院  瀏覽 673

    《采薇圖》是“南宋四大家”之一李唐畫首陽高隱”故事,絹本,水墨淡設色,縱27.2厘米,橫90.5厘米。伯夷、叔齊在周武王伐紂滅商后,留戀故國,恥食周祿,避居首陽山(今山西永濟縣境)采薇充饑,最終餓死。此故事流傳千古,成為中國文人忠貞守節和隱逸精神的象征。
      圖繪伯夷、叔齊在林泉間席地對語,他們粗服草履,面容清癯卻目光堅毅。人物面部形象生動,線條柔和,設色清淡,衣紋簡勁頓挫,靈動概括。樹石用筆粗率蒼勁,墨汁淋漓,風格雄健剛硬,襯托出人物桀驁不屈的個性,堪稱南宋初年人物畫杰作。

    《采薇圖》卷是一幅歷史題材的繪畫人物畫作品,是以殷末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為題而畫的。司馬遷所著之《史記》中即有“伯夷列傳”,伯夷和叔齊是殷的諸侯孤竹君(國在今河北盧龍南)的兩個兒子,孤竹君立其三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齊要把繼承權讓給哥哥伯夷,伯夷不肯接受,說這是父命,不可違背,最后逃跑了。叔齊見狀也離家出走。兄弟二人出走后先后投奔了西伯姬昌(即周文王),不久姬昌死,兒子姬發(即周武王)要出兵討伐紂王。伯夷、叔齊攔住姬發的馬頭諫阻,認為臣子造反討伐君王是大逆不道的。武王伐紂取得勝利后,伯夷、叔齊深以為恥,表示決心不吃從周朝土地上長出來的糧食,于是逃隱至首陽山(在山西永濟縣境),采食野菜充饑度日,最后雙雙餓死在山里,臨死前還作了一首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表示了堅決不屈服的志向。
      李唐所畫的《采薇圖》,即著力刻劃了這兩個古代寧死不愿意失去氣節的人物。圖中描繪伯夷、叔齊對坐在懸崖峭壁間的一塊坡地上,伯夷雙手抱膝,目光炯然,顯得堅定沉著;叔齊則上身前傾,表示愿意相隨。伯夷、叔齊均面容清癯,身體瘦弱,肉體上由于生活在野外和以野菜充饑而受到極大的折磨,但是在精神上卻絲毫沒有被困苦壓倒。作者著墨不多,就把伯夷、叔齊在特定環境下的神態描繪得淋漓盡致,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李唐采用這個歷史故事來表彰保持氣節的人,譴責投降變節的行為,在當時南宋與金國對峙的時候,可謂是“借古諷今”,用心良苦。

    李唐簡介
    李唐(約1049—1130年),字希古,河陽三城(今河南省孟縣)人!澳纤嗡拇蠹摇敝,南宋四家指中國畫史上的南宋院體山水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的合稱,亦稱“南宋四大家”,亦有“李劉馬夏”之稱。李唐約在北宋宣和年間入宮廷宣和畫院供職;金兵陷汴梁(今河南開封)后,南渡流落臨安(今浙江省杭州),以近八十的高齡入紹興畫院。其山水宗法荊浩、關仝、范寬,又加以變化。布局多取近景,突出主峰或崖岸,山石作小斧劈皴,墨色與勾皴往往一次完成。用筆勁健,積墨深厚,畫風沉郁雄壯。晚歲遂自成一家,開啟南宋山水畫一代新風,傳世作品有《萬壑松風圖》軸、《采薇圖》卷等。

    上一篇:《會昌九老圖》

    下一篇:宋人名流集藻冊-宋人蕉蔭擊球圖

    更多關于 《采薇圖》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