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粉彩瓷器流行于20世紀20至30年代,以淡雅和技法取勝,符合了當時文人審美的特點,迅速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
民國粉彩仕女圖瓷小蓋罐
斂口,圓腹,圈足。蓋面微凸置雙圈環鈕。腹與蓋面通體繪粉彩桃花仕女圖案,底書“胡榮興造”紅色方章款。
民國粉彩童子高士圖瓷蓋罐
![](/upfile/pic/image/20210708/20210708130592069206.png)
直口,弧腹,平底,四系,腹一側繪教子圖,另一側書“窗前秋菊香晚節,名士風流自由成”。蓋沿平,蓋面圓凸置獅形鈕、繪童子學習圖并書“八大山人”字。
民國粉彩瓷器也叫新粉彩瓷器,吸收國畫和西洋畫的藝術元素,對繪畫的題材、風格和技法進行創新,以表現文人審美意趣,低溫燒成的釉上粉彩瓷器。
1.民國粉彩瓷器既繼承了清代傳統粉彩瓷器的工藝,也突顯了民國時期粉彩瓷器的畫面粉潤柔和,以淡雅著稱的特點。
2.民國粉彩瓷器注重色彩的冷暖搭配,又不求濃重艷麗,整體比清代粉彩瓷器淡雅,設色細膩,渲染層次豐富。
3.民國粉彩瓷器既融入了中國畫的特點,也借鑒西洋繪畫的透視原理和光影表現手法,讓民國粉彩瓷器上的畫片活靈活現,一改清代粉彩瓷器畫片的呆板的局面。
4.民國粉彩瓷器集詩畫印于一體,所以民國粉彩瓷器多為一半是畫片,一半是詩句。
民國粉彩瓷器在繼承傳統粉彩基礎上,以畫法取勝讓民國粉彩瓷器形成了自己的時代特點,為民國淺絳彩和瓷板畫發展奠定了基礎。
民國粉彩福祿壽瓷蓋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