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釉是一種以鐵為著色金屬元素的高溫釉,釉中氧化鐵和氧化亞鐵的總量達5%以上。宋代醬釉瓷器知名的就是定窯醬釉瓷器和宋代中晚期興起的耀州窯醬釉瓷器。宋代除了河北曲陽定窯燒制醬釉瓷器外,河北磁州窯,陜西耀州窯,河南修武窯、魯山窯、寶豐窯,山西介修窯,甘肅安口窯等也有燒造醬釉瓷器。
宋代定窯醬釉瓷器
宋代定窯醬釉瓷器又稱作“紫定”,釉面泛黃色,所以這種醬釉器又稱作“紫金釉”。
宋代定窯醬釉蓋碗
耀州窯醬釉瓷器
耀州窯醬釉瓷器是宋代中期耀州窯瓷器中出現的一個新品種,為仿宋代漆器之作,其數量較多,僅次于青瓷。
宋代耀州窯醬釉碗
宋代定窯醬釉瓷器和磁州窯醬釉瓷器區別
定窯醬釉瓷器和磁州窯醬釉瓷器雖然都是宋代這一時期的,但是兩個窯口的醬釉瓷器有著明顯的區別,樣子收藏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區別:
1.宋代定窯正窯口的胎土潔白細膩,磁州窯的胎土較粗,色呈土黃色;由于胎質的原因,一般定窯器物器壁較薄,而磁州窯器物器壁較厚;
2.定窯器醬色釉釉層很薄,磁州窯醬釉器物釉層要厚,有明顯的積釉痕。迎光側看,磁州窯醬釉瓷器釉面有橘皮紋現象,而定窯醬釉瓷器沒有,有針尖狀棕眼現象;
三是定窯醬色釉中可見淚痕,或者油滴狀痕跡,能看見明顯的痕跡。磁州窯的醬色釉流釉處一般沒有這種感覺;
宋代定窯醬釉蓋缸
宋代定窯醬釉蓋缸內外施醬色釉,釉色沉穩,釉色中有多處非常自然的淚痕和油滴狀痕跡,多處釉色中夾雜著淡黑色斑點、淡黃綠色斑點變化。缸口沿無釉。圈足較深,外壁有明顯的手工施釉時留下的指印痕跡,圈足露胎處可見非常干燥的細白色胎體,足底內壁施釉,足底心部分有漏釉。
3.瓷器釉面亮度。定窯醬色釉的釉面深沉,好似失光感,但又不是干澀感。而磁州窯醬釉瓷器釉面鮮亮,比較奪目;
4是定窯醬色釉,在釉面邊沿與器物胎體交匯處,一般有一圈看似發黑色的線條,而磁州窯醬色釉卻不見;
5.定窯的醬釉瓷器底足露胎處看似平切,實則高低不平,且基本棱角分明,這也是和磁州窯醬釉瓷器不同的地方。
宋代定窯紫金釉葵瓣口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