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釉里紅瓷器創燒于元代。元代景德鎮工匠創造性地將二者珠聯璧合地施于同一器物上。青花釉里紅瓷器到了清代雍正時期技術發展最為成熟,但是到了道光時期青花釉里紅技藝都大不如前了。道光瓷器承襲乾嘉時期瓷器的藝術遺風,燒造品種和造型創新少,胎體有薄有厚,器壁常薄厚不勻,有粗笨感;道光瓷的釉面,除少數泛青色外,大都粉白松弛,呈現出起伏不平的水波紋,被稱為“波浪釉”(俗稱“浪蕩釉”)。
清道光青花釉里紅荷花蝴蝶紋瓶
清道光青花釉里紅雙龍牡丹紋葫蘆瓶
清道光款青花釉里紅纏枝牡丹紋天球瓶
![](/upfile/pic/image/20190221/20190221145545404540.png)
清道光款青花釉里紅纏枝牡丹紋天球瓶口微侈,直頸,球形腹,平底,圈足。胎體厚重,施青白釉。以青花釉里紅繪畫紋飾,口邊,頸部、肩部、脛部紋飾分別為:回紋、柱紋、蕉葉紋、纏枝蓮花紋,回紋;腹部紋飾為纏枝牡丹紋。底落青花篆書“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豎行款。清道光款青花釉里紅纏枝牡丹紋天球瓶尺寸:高55.0厘米、口徑10.7厘米、底徑2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