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窯是有七八百年的燒造歷史是北宋八大名窯之一,宋代南方四大民間瓷窯之一。吉州窯它始燒于晚唐,發展于北宋,極盛于南宋,元以后逐漸衰落。其窯址分布于今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為中心的贛江兩岸,主窯場有彭家窯、永和窯、臨江窯等,因隋代至宋代吉安稱吉州,故名“吉州窯”。
燦爛的廬陵文化孕育了吉州窯陶瓷藝術,使之成為中國古代陶瓷藝術的一朵奇葩,宋時與定、磁、鈞、耀、建等窯齊名。吉州窯研制創燒了個性獨特的釉下白地彩繪瓷,對景德鎮青花瓷產生了一定影響;其剪紙貼花工藝,在中國陶瓷史上獨樹一幟;其充分利用窯變技術的黑釉瓷,更是紋樣繁多、色彩斑斕。
北宋末年靖康之難,北方地區一些瓷窯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壞,磁州窯部分工匠也遷到了安徽、浙江和江西等地繼續從事制瓷,因此,吉安吉州窯也燒制了具有磁州窯風格的白地釉下彩繪裝飾品種.
吉州窯彩繪海濤紋瓷瓶
吉州窯玳瑁釉碗
吉州窯黑地白梅紋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