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爐型制古拙典雅,置于案頭,做焚香只用,縷縷香煙升起,別有意境。將實用性與藝術性完美結合,珍貴難得。宋以前常見的是托爐,宋代開始流行三足爐。
洪芻《香譜》在豐富的香品中,單香材就有沉香、檀香、龍腦香、安息香、零陵香、甘松香、乳香、藿香、蘇合香、降真香、金顏香、茅香、麝香等名目。將這些香材按照“合香方”調和在一起,稱作“合香”,有香餅、香丸、香篆、末香等。李清照詞中所提及的“瑞腦香”,就是一種加入“腦子”后印成瑞獸形狀的香品,其“合香方”及合香方法《香譜》中都有記載。
龍泉窯青釉弦紋三足爐
![](/upfile/pic/image/20181109/20181109102119751975.jpg)
龍泉窯青釉弦紋三足爐,宋,高9.3cm,口徑14.5cm,足徑5.5cm,足距7.9cm。
爐口沿較寬,直壁,圈足,足下承三個云頭形足,三足與圈足在同一平面。器身凸起弦紋四道,上下各一道,中間兩道。通體施梅子青釉。這件龍泉香爐造型古樸大方,以釉色取勝,梅子青釉勝于一般青釉,可與翡翠媲美,尤為難得。